
根据海水养殖废水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相比,海水养殖废水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,即潜在污染物的含量低和水量大,由于海水的盐度效应和海水养殖废水污染结构的特殊性,增加了养殖废水的处理难度。海水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为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等,可生化性好。具体污染物体现在以下几点:
营养物污染包括两方面,一是养殖动物饲料中所含的N、P以及悬浮物和有机物中营养物质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,对近海海域造成污染;二是养殖动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形成自身污染。
虾、贝类等水产动物在育苗及养殖过程中,由于自身的新陈代谢,如呼吸和排泄作用,使水体中的氨氮等大量积累,导致病害泛滥、海水养殖废水中生物耗氧量(BOD5)及氨氮指标高。
工厂化育苗和养殖过程中,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,常使用多种化学药物,或用于水体消毒或用于病害防治,这些药物使用后多有残留。另外,大量频繁的使用化学药物,可杀灭水体中的有益菌,致使养殖池内微生态失衡,从而造成短期或长期的水环境恶化。化学药物大量使用的结果,导致海水养殖废水中BOD5指标高。
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,由于盲目追求高密度、高产出、高效益,导致动物体体质下降,水质高度富营养化,水体中病原菌大量滋生;另一方面,由于不能科学合理地用药,致使水体中的病原菌产生抗药性,从而使海水养殖废水中存在大量的致病菌,其数量往往比正常海水高出1~2个数量级。
在育苗及养殖动物(虾、贝类)饲料中含有N、P等营养元素,由于饱食投喂的缘故,投放的干湿饲料约20%被食用,过剩的饲料在水中溶散,N、P在养殖水体中不断积累,最终导致养殖废水中N、P含量升高。
工厂化育苗及养殖中,育苗池或养殖池的池底常沉积一层底泥。沉积的底泥富含营养元素,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再次释放出营养元素到养殖水体中,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;沉积的底泥,由于生物膜的作用,极度缺氧,极易被厌氧细菌分解,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。因此,底泥成为海水养殖废水的主要污染源之一。
根据业主提供的养殖废水的特点及处理工艺要求,将全部废水归为一类即:海产养殖废水。废水主要来源于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、粪便、可溶性有机物等,污染物包括残饵、粪便、粘液等固形有机物;预计日产生废水2400m3/d。废水污染指标主要有:CODCr、NH3-N、NO2-N等可溶性有害物质;细菌、真菌等有害微生物等等。
根据上述分析,养殖废水产生量Q=2400m3/d。因已考虑到水量变化以及设计裕度,设计处理日处理能力为Qmax=2400m3/d,废水处理与生产同步,采用24小时轮班制,则设计最大时处理能力为qe=100m3/h。
深圳市和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SHENZHEN HEYA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:0755-86103789 13686877076 企业邮箱:heya@heyaep.com
粤ICP备14098520号